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3天!608万元执行款到位!
近期,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将一笔608万元的款项执行到位,从恢复执行到执行完毕仅用了3天时间,高效让“纸上权益”变成群众的“真金白银”。
旧案终本遇新线索:百万赔偿款重启“执行路”
2022年4月,周某作为某服装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因企业破产纠纷被公司管理人起诉。经法院审理,周某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744.9万余元赔偿款。因周某未按期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仅查到其名下1.8万余元银行存款,其余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该案于2023年依法终结执行程序,申请人的“纸上权益”暂时陷入僵局。
近日,该案迎来了转机。瓯海法院收到群众匿名举报,线索直指周某实际具备偿还能力,却故意逃避执行。瓯海法院执行局经办人第一时间绷紧神经,同步联系案件管理人,恢复该案执行。一场针对“隐形财产”的排查行动,就此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
流水揭开“双面人生”:“无钱可还”还是“挥霍无度”
根据举报线索,执行干警聚焦周某2024年9月至 2025 年2月的资金动向,逐笔核查其名下账户流水。核查结果令人震惊,短短不到半年,周某账户支出总额高达233.5万余元,其中不乏高端餐饮消费、大额生活转账等记录,生活享受程度与此前“无财产可供执行”形成鲜明反差。
掌握情况后,经办人立即致电周某,要求其到法院说明流水情况,并明确告知:若查实其有能力执行却拒不履行,将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但周某始终心存侥幸,以“工作繁忙”“在外办事”等借口反复推脱,自始至终未露面,企图通过“躲猫猫”逃避法律责任。
高压态势拒执“亮剑”:3天闪电执结608万
面对周某的不配合行为,执行法官在梳理案件脉络、固定相关证据后,以周某涉嫌拒执罪将线索与材料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执罪犯罪可处拘役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威慑力,让周某彻底慌了神。在公安立案侦查当天,第三人王某受周某的委托,主动找上了法院,提出自愿以债务加入的形式代周某清偿款项。在法院与案件破产管理人的共同组织协调下,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清偿金额为608万元。和解协议签订当天,608万元的款项便全额付清。这起停滞两年的案件,仅用了3天便从恢复执行到完全执结。
“拒不执行必受严惩”,瓯海法院用“快、准、实”的行动向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坚决“亮剑”,加速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切实守护胜诉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温州市瓯海人民法院
编辑:张海鹏
浙江省新闻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5791144949(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