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牟平区直机关幼儿园开展清明节活动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通讯员 魏 欣)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春天恰逢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节,也是人们亲近自然、带领孩子感受生命轮回的节日。
清明习俗
踏青

清明正是大地回春之时,人们乃因利乘便,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自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
插柳

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
03
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古时候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寄托好运,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指尖上的清明

手工菊花
传统习俗中菊花代表怀念,清明节扫墓时,人们主要选择以菊花为主来祭拜、缅怀先祖,遥寄相思。这是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亲手制作“菊花”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
清明寻找春天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寻找幼儿园里的春天。


清明
奶奶的青团
绘本描绘了祖孙俩制作青团、祭拜祖先的过程,温情的故事中穿插了清明习俗的介绍,中国风的色调、细腻的画风,展现了江南小镇明丽的清明画卷。
对年龄太小,还没有生、老、病、死生命概念的孩子来说,去世也许难以理解。这本讲述“叶子在自然中轮回故事”的绘本很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阅读,让我们一起来参与叶子的时光之旅,感受生命的珍贵吧。
《活了100万次的猫》通过一个简单却震撼人心的故事,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探讨了生命、爱、自我等深刻的主题。对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可以让他们初步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白爱与被爱的重要;对成人而言,能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追求,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绘本中运用水彩技法,以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生动展现出猫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状态和情感,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深刻的哲理故事,同时也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
节气养生
清明
起居·夜卧早起睡午觉

清明节气之后,自然界阳气愈加旺盛,白天越来越长,此时仍需保持春季“夜卧早起”的起居规律,以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需要。在此期间,大家可稍稍推迟入睡时间,选择晚10点~11点入眠,并适当提早起床时间,选择在早7点之前起床,尽量保证每晚有6~8个小时的连贯睡眠。
饮食·疏肝养阳忌发物
清明时节是一年中肝木最旺之时,此时节幼儿容易出现眼睛干涩、急躁易怒、夜间腿部抽筋、眼睛分泌物增多、急性结膜炎等情况,因此疏肝是清明养生重点之一。在饮食调养上,清明时节气温迅速升高,气候干燥,不宜多食辛辣、过于生发的食物,如羊肉、海虾、带鱼、公鸡、胡椒等,可多食一些平肝润肺的食物,如菠菜、槐花、山药、香椿、西葫芦、枸杞叶、莴笋、豌豆苗等。清明时节是易过敏发生的时期,尤其是高敏体质的儿童,在此时期推荐饮用苹果胡萝卜汁、芹菜苹果汁等自制果蔬饮品。
运动·和缓为宜
清明节气是“春瘟”流行时节,为此,每日幼儿离园后,老师都会点燃艾草香进行室内杀菌消毒,并鼓励幼儿保持快乐的情绪,常到户外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拍球、放风筝都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
清明谷雨,四季轮回。春暖花开,芳草萋萋。忆往昔,诉不尽的点点哀思;看今朝,唱不完的无限憧憬。让我们一起在节日中体验,在节日中浸润,让情怀生根,让美德传承。
责任编辑:李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