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永昌县红山窑镇:用好党建引领“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今年以来,永昌县红山窑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统筹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描绘了美丽乡村新蓝图。

强化队伍建设,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以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模式,实行村级班子动态调整制度,调整补充“乡村振兴专干”兼文书2名,激励村干部报名提升学历,“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警”全覆盖,乡村振兴“一线作战部”功能更强、结构更优。坚持“内挖、外引”相结合,从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排摸储备后备村党组织书记24名,建立后备干部帮带机制和跟岗锻炼制度,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一线“阵地”作为“练兵场”,组织引导48名后备干部跟岗锻炼。针对青年干部开办2025年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专题培训辅导3次,累计参训200余人次,进一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先进工作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提升专业本领、增强工作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足“源头活水”。

推动产业发展,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推行产业带动、资源盘活、服务创收、农旅农合、合作共赢、资产参股、集约经营、片区融合“八种模式”,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坚持因村施策、分类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抓好产业规划、组织、管理、产销等各环节,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上级补助资金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实体产业,推动“村村联合”抱团发展,先后探索发展吨包袋生产加工“共富车间”、农业社会化服务暨塑料颗粒加工厂、芨芨草扫帚加工厂、制冰厂和农民工驿站等实体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实体产业6类,10个村实现村集体实体产业“无中生有”,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完善治理机制,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深入开展主动创稳行动,严格落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3”政策,调配网格员13名、综治信息员61名,积极构建“村+民(辅)警+法律顾问”的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推广“有事找书记”“有事找警察”等有效做法,全面贯彻“三调对接”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党建+网格”治理路径,通过“邻里小院”“田间课堂”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高效破解民生难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主阵地,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深入村社、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8件。深化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深入推进“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累计开展“定期会”60场次,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3件,切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下一步,红山窑镇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工作主线,聚焦强组织、兴产业、聚人才、善治理,以党建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力争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做示范。
来源: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许菲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