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她用一生“拼图”!终于在上海寻回从未谋面的父亲

在闵行区浦江镇东风村

一座名为“顾氏收藏屋”的老宅静立村中

木门轻掩,却关不住

一段跨越百年的革命记忆

和一位女儿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念

IMG_9950.pngIMG_9953.png

这里是烈士顾振曾经的居所

也是他女儿顾慧娜奶奶

用一生追寻父亲踪迹的地方

1942年2月,顾振在战斗中牺牲

同年6月,顾慧娜出生

从未相见,却一生追寻

老宅中最珍贵的,是顾振留下的小图书馆。在这个祖辈皆是文盲的农村,他却藏有大量外文书籍和翻译手稿。

IMG_9962.pngIMG_9963.png

工整的英文笔记写着:“As for myself, I will say that I prefer this to dishonour”,书签上“爱国即爱身,救国即救命”的字迹依然清晰

IMG_9967.png

两张并列的照片

诉说着顾振的转变

一张是师范毕业的青涩学子

一张是游击队的戎装战士

IMG_9968.png

顾振17岁立志教育救国,却在上海沦陷后毅然从戎。他编辑《决胜集》,将《论持久战》译为百姓语言;发动召稼楼起义,成为沪淞游击队大队长。

IMG_9970.pngIMG_9971.png

然而这位热血战士,也有柔情刻骨的一面。四封用不同字体写给妻子秦之佩的家书,只为避人耳目,字里行间却满是思念。

最后一封信写于1942年1月23日,距他牺牲不足十天:“你(孩子)的位置是不是已经转过来了?”轻声询问着孕中的妻子孩子的情况。

IMG_9976.pngIMG_9978.png

他还亲手为妻子制作结婚周年纪念册

记录初遇时她“圆圆的脸蛋,童话的头发”

甚至她爱读的书、偏爱的衣色

这本册子被秦之佩贴身珍藏70余年

放在枕边,日日阅读

IMG_9981.png

1997年退休后,顾慧娜开始了21年的“寻父之旅”。她打遍海内外电话,走访博物馆、档案馆,将碎片一点点拼凑起来。透过书籍、照片、情书,她终于认识了完整的父亲——不仅是烈士,更是一个会写情书、会记喜好、有血有肉的人

IMG_9986.png

顾奶奶用一生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相遇”。在这座老宅中,革命精神与人间温情如此真实地交融在一起,仿佛从未离开

IMG_9989.png

今晚十点半

锁定东方卫视《下一站》节目

让我们一起感受热烈璀璨的偶像舞台

穿越动漫的绚丽宇宙!

(也可登录看看新闻App网上收看)

IMG_9995.jpeg图片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

来源:《下一站》节目组

编辑:许露露、彭晓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