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 迁移供应链计划受阻,背后原因几何?
来源:蓝鲨消费

据彭博社报道,快时尚巨头 Shein 将部分产品供应链迁出的计划遭到反对。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与 Shein 和其他公司沟通,阻止它们通过从其他国家采购来实现供应链多样化。消息一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背后,不仅涉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更关联着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与市场格局变化。
Shein 的双面 “成绩单”
Shein 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快时尚跨境电商公司。自 2008 年成立以来,发展迅猛。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其全年销售额增长 19% 至 380 亿美元 ,不过净利润下滑近 40%,至约 10 亿美元(数据来源:《金融时报》)。在融资方面,2022 年 4 月,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据称约 1000 亿美元。但后续受行业环境和盈利放缓影响,2023 年 3 月完成约 20 亿美元融资时,投后估值约 640 亿美元,较峰值缩水逾三分之一。进入 2024 年,据二级市场交易信息,其估值进一步降至约 450 亿美元(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近期,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动成为 Shein 计划迁移供应链的重要导火索。美东时间 4 月 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对等关税” 生效。此前,美国对中国商品普遍加征 20% 的关税,4 月 9 日起再叠加 34% 的关税,累计高达 54% 。面对如此高额的关税,Shein 从企业运营成本与利润角度出发,试图通过迁移供应链来降低成本。例如,越南与美国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和《越南 -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等多项贸易协定,服装出口到美国可享受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待遇。并且,2023 年越南纺织工人月薪约为 280 美元,仅为广州同岗位的 40%,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这对以成本控制为关键的快时尚企业而言极具吸引力(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将部分供应链迁移到这些低关税、低成本地区,有助于 Shein 规避关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利润率,增强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Shein 迁移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Shein 迁移供应链的决策遭到了反对。从国内产业角度来看,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善且强大的服装产业供应链体系。以广州番禺为例,这里有着深厚的服装产业沉淀,众多小型服装工厂能契合 Shein “小单快反” 的生产模式。同时,广州的中大布匹市场及十三行等,为服装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款式资源。如果 Shein 等企业大规模迁移供应链,将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大量工人面临失业,产业生态的完整性也会受到破坏,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稳定发展。此外,中国政府希望企业共同应对外部贸易挑战,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来缓解关税压力,而非单纯依赖供应链迁移。
从市场层面分析,若 Shein 成功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将部分供应链迁移至其他国家,可能会引发行业内其他企业效仿,进而促使快时尚行业供应链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可能导致全球快时尚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产品价格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供应链的迁移也伴随着风险,如越南等国产业链配套不完善,面料、辅料等上游供应依赖中国进口,单项物流成本飙升 30%,且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劳动力效率低,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产品的交付速度与质量,最终影响消费者体验与市场口碑(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目前,Shein 已停止为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中国主要工厂供应商安排考察之旅。这一事件后续走向如何,Shein 在应对关税压力与供应链布局调整上又将采取何种新策略,其计划在伦敦的上市进程是否会因供应链问题受到影响,都值得持续关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自身命运与行业发展,而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 Shein 及众多跨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