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绿色贷款破40万亿元!转型金融“贷”动低碳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40万亿元

今年,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还牵头修订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统一境内各类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煤电、钢铁、建材、农业四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也已经在20多个省市适用。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了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通过金融手段推动中小企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马骏: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这些金融工具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新三样,光伏、风电、电动车、电池等,它们的竞争力和规模都是全球最大的。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达40.6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2.13万亿元,累计发行超过4.33万亿元。

据介绍,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航运、化工等7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制定实施转型计划。截至5月末,试点地区已落地转型贷款累计约550亿元,多个金融机构推出了转型贷款、转型债券等金融工具,为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支持。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马骏:转型金融是未来整个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因为它的需求非常大,有可能比纯绿金融整体的规模更大。未来几年,转型金融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100%。

绿色金融“贷”动低碳转型

推动传统高排放或者难以减排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直接作用。

金融是如何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的?记者在河北进行了采访↓↓↓

这两天,一家位于衡水的铁塔制造企业正加紧给雄安新区重点基建项目生产一批输电线路铁塔产品。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在生产流程、工艺等方面进行节能改造,每吨产品的碳排放量降低了20%。

衡水广厦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立友:我们通过自建光伏发电站,引进包括焊接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先进设备,大大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排放。但节能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我们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了解情况后,当地电力、金融等部门联合推出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当地对企业的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等进行绿色评估,符合“绿色认证”的企业就可以享受到低利息的绿色贷款,单笔最高可以贷到1000万元。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物资部副主任 吴立董:我们依托电e金服平台,通过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丰富完善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符合绿色认证条件的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减免相关担保费用等一系列优惠融资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有力支持和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河北正加快完善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节能减排企业精准“画像”,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企业在低碳转型路上“轻装上阵”。截至今年3月末,河北绿色贷款余额已超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3%。

“碳账户”助力减少碳排放

浙江湖州是我国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最近8年全市绿色信贷年均增长超过40%。

今年,当地又上线了“碳账户”平台,全方位为企业绿色转型画像,促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铝业生产属于高能耗行业,但是这家企业刚刚获得的贷款,利率却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低。

农业银行浙江湖州织里支行行长 邱丹梅:因为你们企业的碳账户从棕色提升到了蓝色,所以贷款利率有享受30个BP(基点)的优惠。

这家企业去年启动了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正是这一转型,让企业在银行眼中的画像发生了积极变化。

农业银行浙江湖州织里支行行长 邱丹梅:完全符合我们转型金融贷款发放标准,所以享受了利率的优惠。在企业达到绿色标准之后,我们相关贷款利率还会进行逐步下降。

“碳账户”是什么?为什么能让银行给企业优惠利率呢?

湖州绿金发展中心负责人 徐胤能:企业碳账户划分为三个等级,绿色、蓝色和棕色。企业通过运用碳账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碳排情况和所属行业排名情况,相应制定一些减碳,上技改措施等来降低自己的能耗。

这个“碳账户”归集了电力、燃气、煤炭等核心能耗信息,为当地2万多家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市场主体都建立了数字档案。不仅让企业能实时了解自己的碳排放情况,也为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装上了“智慧眼”。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州监管分局副局长 陈丽:目前,湖州全市的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已达35.03%,累计已经建成了碳中和银行星级网点21家。

目前,湖州已累计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贷款支持超过565亿元,据测算可减少碳排放107万吨。

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潘春晖:下一步,我们将升级转型金融制度标准,动态编制转型金融支持企业、项目、技术三张清单,打造碳账户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标志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