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二十四节气——处暑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立秋处暑天气凉”,此时气温显著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即“秋乏”,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此时,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进行调节时,应注重一个“和”字,即“调和阴阳”进行养生保健。那么,处暑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

处暑养生

01养阴润肺防秋燥

依照自然界规律,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中医称之为“秋燥”。

此时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润肺滋阴为主。宜“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可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银耳、雪梨、百合、荸荠、甘蔗、莲藕等;常食健脾益气的粗粮、豆类、菌类、山药、红枣等,远离秋燥困扰。

02调养生息解秋乏

进入秋季后,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此时起居要做相应调整,尤其是要保证睡眠的充足,同时适当午睡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衣着方面,要注意适时增加衣物,以保护阳气。晚上也要关好门窗,防止脾胃受凉。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过量运动则会消耗阳气。因此,运动方面,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伸懒腰有很好的解秋乏效果,还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



03 常笑宣肺防秋悲

古代素有“秋后算账”之说。秋,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行中属“金”。金旺克木,肝属木,肝气容易郁结,情绪容易低落。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自然亲近,在空气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

另外,“笑”是诸多养肺方法中最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人在笑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且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04 情志调养

处暑时节,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们容易触景生情产生悲伤的情绪,即所谓“悲秋”。因此,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志,使志安宁,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保持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放松身心。


处暑的风,吹走了蝉鸣的聒噪,吹来了云淡风轻,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一同感受这份不疾不徐的温柔!愿您往后的日子清爽自在,事事顺意!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贾静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