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济南:凡墙皆是门

凡墙皆是门,凡门皆可开。

济南,这座千年古城,以“泉城”的美誉闻名于世。

然而,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济南也曾面临过“四面围墙”的困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培育的挑战、区域竞争加剧的危机……但“凡墙皆是门”,只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挑战中抓住机遇。

近年来,济南以“破墙开门”的勇气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破传统之墙,开转型升级之门

济南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挑战。如何破传统之墙,开转型升级之门,成为济南产业发展的首要课题。

济南的选择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中国重汽为例,这家老牌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其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济南二机床则通过技术创新,在数控冲压设备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济南还注重培育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依托齐鲁制药、福瑞达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如今,济南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破地域之墙,开开放合作之门

济南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然而,在过去,济南的产业发展更多局限于本地市场,缺乏与外部资源的有效对接。如何破地域之墙,开开放合作之门,成为济南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济南的选择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近年来,济南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例如,与青岛共建“济青科创走廊”,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与郑州、西安等城市合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开放合作的过程中,济南还注重引进高端资源和优质项目,为城市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例如,通过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等高端展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落户济南。同时,还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破思维之墙,开创新发展之门

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探索新路径。济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打破思维之墙,开创新发展之门。

在科技创新方面,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例如,通过建设齐鲁软件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创新平台,吸引了浪潮集团、神思电子等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例如,推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等改革举措,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落地。

在文化创新方面,注重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例如,通过打造“‘泉’在济南”“泉城夜宴·明湖秀”等文旅品牌,带动了文旅消费热潮,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

破未来之墙,开可持续发展之门

产业发展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济南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破未来之墙,开可持续发展之门。

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例如,正加快建设“中国氢谷”,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例如,通过实施“千园之城”建设,打造众多城市公园和绿地,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集约高效的产业布局。例如,通过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了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从本地市场深耕到开放合作共赢,从科技创新驱动到体制机制创新,济南以“凡墙皆是门”的勇气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