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工艺创新 迈向“镁”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 通讯员 张心致 常凯
4月11日,在淇县庙口镇太行山脚下,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随着项目的逐渐落地生根,一项创新性、颠覆性、革命性原镁冶炼工艺技术——铝热还原炼镁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也即将在鹤壁市中试。
“从去年11月13日动工,到目前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仅用了5个月,工期提前了近3个月。”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德清告诉记者,他们的近期目标是4月15日实现整体联动试车。

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基地项目氧化镁烘干焙烧系统施工现场。袁国强 摄
镁,这一被誉为“未来金属”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逐步成为推动工业轻量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这套全球领先、国内首创工艺技术的试验成功,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站上一个新高度。
“这套工艺技术有何先进之处?”记者询问道。
“与传统皮江法炼镁工艺相比,这套工艺技术碳排放量可降低40%,能耗锐减50%,所生产的金属镁纯度更高,回收率超过90%。”李德清介绍,这套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镁铝尖晶石和轻质碳酸钙等中间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塑胶、化纤、涂料、高端耐火材料等领域,实现了金属镁的清洁生产,全过程无废渣排放,工艺流程高效节能、清洁环保。
据介绍,这套工艺技术试验成功后,产业化项目将随之进行,建设涵盖上游绿色矿山开采、原镁绿色冶炼,中游深加工及下游汽车、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中高端领域的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为鹤壁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镁谷”提供坚强支撑。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镁行业大会上,不少业内人士一致表示,当前,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扩大镁应用。近年来,鹤壁市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强化产业上下游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有力拓展了镁基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如今,鹤壁之“镁”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市场对材料轻量化需求急剧增加,这给位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园区内,一批由镁合金压铸而成的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车三电系统零部件、汽车座椅扶手结构件、汽车中控台骨架、仪表盘支架等产品正准备装车,运往比亚迪、吉利、上汽等汽车厂家。
不只汽车,人们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里同样也有鹤壁的镁合金产品。位于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华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智能制造项目,智能化生产线上正在赶制华为手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等精密零组件。项目负责人介绍,手表、平板等更多华为产品将用上来自鹤壁的镁合金。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应用市场的不断拓展,鹤壁镁基新材料产业正在展现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努力把“镁”好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